企业网站产品需要翻译马来文吗?

马来西亚电商新规:商品标题说明强制马来文,企业官网需要翻译马来文吗?
马来西亚电商圈正经历一场由新法规引发的“语言地震”。根据马来西亚《2024年电子贸易交易消费者保护条例》 将于2025年6月24日正式生效。该条例由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强制执行,核心要求是:所有在本地主流电商平台(如Shopee、Lazada、TikTok Shop等)上架的商品,其标题和详细说明必须使用马来文(Bahasa Malaysia)撰写。
新规初衷与执行争议
- 官方目标: 政府表示此举旨在提升消费透明度、确保消费者(尤其是马来语使用者)能准确理解产品信息,并推广国家语言的使用。
- 卖家困境: 然而,新规在实操层面引发巨大争议,尤其是对跨境卖家和习惯使用英文发布商品的本地卖家。他们普遍反映:
- “翻译崩溃”与成本增加: 海量商品信息的翻译工作繁重且可能产生额外成本(使用翻译工具或服务)。
- 搜索逻辑混乱担忧: 担心强制转换语言会打乱原有的商品搜索逻辑和习惯,导致买家(尤其是习惯搜索英文关键词的群体)难以找到商品,影响销售。
- 合规压力巨大: 未能遵守规定的卖家将面临严厉处罚,包括最高20万令吉的罚款或承担刑事责任,这给整个电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合规压力。
企业官方网站商品内容需要同步翻译吗?
答案:暂时不必,但强烈建议布局!
针对这项主要约束电商平台商品信息的新规,一个关键问题浮出水面:企业的官方网站(独立站)上的商品内容也需要立即翻译成马来文吗?
- 明确答案(法规层面): 暂时不需要。 CPETTR 2024 目前主要规范的是在 Shopee, Lazada, TikTok Shop 等第三方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商品信息。它并未直接强制要求企业自营的独立官网(如品牌官网、独立站)必须将商品信息翻译成马来文。因此,从纯粹满足此项新规的角度看,官网暂时没有立即全面翻译的法律义务。
- 战略性建议(市场层面):强烈建议尽快添加马来文版网站!
- 抢占本土搜索流量高地: 马来文是马来西亚的国语和最重要的本土语言。Google等搜索引擎在马来西亚市场的马来文关键词搜索量巨大且持续增长。 要真正深耕马来西亚市场,竞争马来文关键词的Google排名至关重要。
- 把握竞争窗口期: 目前,针对马来西亚市场的专业、高质量的马来文独立站相对较少,竞争激烈程度低于英文站。这正是企业提前布局、抢占先机的黄金时期。
- 提升用户体验与信任度: 提供马来文官网,能极大提升马来语用户(占人口多数)的浏览体验、信息理解度和对品牌的信任感,直接促进转化。
- 全面本土化战略不可或缺: 语言是本土化的核心要素之一。拥有马来文官网是企业展示对马来西亚市场长期承诺、尊重本地文化的重要标志,与平台合规要求形成互补。
结论与行动建议
- 平台卖家紧急合规: 所有在 Shopee, Lazada, TikTok Shop 等受规管平台销售的卖家,务必在6月24日大限前,将商品标题和描述全面、准确地翻译成马来文,避免面临高额罚款或法律风险。寻求高效、可靠的翻译解决方案是当务之急。
*最新消息,Shopee有公布他们将推出产品翻译工具,并延迟了强制执行的期限。 - 官网卖家战略布局: 虽然官网不受此新规直接约束,但强烈建议有志于深耕马来西亚市场的企业,将建设或优化马来文版本官方网站提上战略日程。 抓住当前马来文SEO竞争相对缓和的机遇期,投入资源进行专业翻译和优化,为未来赢得本土搜索流量和市场占有率打下坚实基础。
语言不仅是合规的要求,更是打开本土市场的钥匙。在平台端满足强制性规定的同时,主动拥抱马来语的线上世界,将是企业赢得马来西亚消费者青睐的关键一步。 现在行动,正是布局未来竞争优势的最佳时机。
21 Jun 2025